《诗经·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诗经·君子于役》翻译及注释

译文
丈夫服役去远方,服役长短难估量,不知到了啥地方?鸡儿已经进了窝,太阳也向西边落,牛羊成群下坡。丈夫服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
丈夫服役去远方,每日每月恨日长,不知何时聚一堂?鸡儿纷纷上了架,太阳渐渐也西下,牛羊下坡回到家。丈夫服役在远方,但愿不会饿肚肠!

注释
⑴于:往。役:服劳役。于役,到外面服役。
⑵期:指服役的期限。
⑶曷(hé):何时。至:归家。
⑷埘(shí ):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
⑸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如之:犹说“对此”。
⑹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⑺有(yòu)佸(huó):相会,来到。
⑻桀:鸡栖木。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
⑼括:来到。音、义同“佸”。
⑽苟:诚,犹如实。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雅》、《颂》三个部分。《》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