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正道》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素书·正道》翻译及注释

  品德高尚,则可使远方之人前来归顺。诚实不欺,可以统一不同的意见。道理充分可以得到部下群众的拥戴。才识杰出,可以借鉴历史。聪明睿智可以知众而容众。这样的人,可以称他为人中之俊。

  行为端正,可以为人表率。足智多谋,可以解决疑难问题。天无信,四时失序,人无信,行止不立。如果能忠诚守信,这是立身成名之本。君子寡言,言而有信,一言议定,再不肯改议、失约。是故讲究信用,可以守约而无悔。廉洁公正,且疏财仗义。这样的人,可以称他为人中之豪。

  见嫌而不苟免,克尽职守,而无所废弛;恪守信义,而不稍加改变;受到嫌疑,而能居义而不反顾;利字当头,懂得不悖理苟得。这样的人,可以称为人中之杰。

素书简介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本原。 素书与阴符经,不只是文学作品,更是人类最高智慧,素书居于阴符经之下,虽言简意赅,至诚至理,亦不为平常人心智所明白,完全理解。而阴符经,有虚亦有实,无形而成形.平常人几乎无法理解,不需要注释.作为国学的经典上作,涵盖内容及道理之深并非四书五经之类可以媲拟. 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