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脂粉塘空遍绿苔

词牌名浣溪沙|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

脂粉塘空遍绿苔。掠泥营垒燕相催。妒他飞去却飞回。

一骑近从梅里过,片帆遥自藕溪来。博山香烬未全灰。

翻译/译文

闺中女子思念自己的心上人,脂粉塘已长满了绿苔,但见小燕子飞来飞去衔泥建巢,心生忌妒。想自己的心上人却不能归来,她多么想自己的爱人能飞回到她的身边。于是想象着,自己的爱人骑着骏马从近处的梅里出或是驾一片白帆从遥远的藕深处而来。那是多么浪漫多么令惊喜的事情呀。可惜这仅有的一点愿望只是想象罢了。只能对着那博炉中似尽非尽的香烬发呆。

注释

①脂粉二句:谓脂粉塘长满了绿苔,已非昔时的景象,垒巢的燕子掠泥而飞,好像是奔忙相催。脂粉塘,传说为春秋时西施沐浴之溪塘。南朝梁任舫《述异记》:“吴故宫有香水溪,俗西施浴处,又呼为脂粉塘。吴王宫人灌妆于此溪上源,至今馨香。”这里指闺阁之外的溪塘。②博山炉烬:博山炉中的香已烧完。

赏析/鉴赏

此篇写闺中女子的离怨。上下片的结构相同,都是前二句写景,后一句写情。但值得注意的是上片写的是实景,女主人公见到大地春回,小燕双双来去,于是触发了思念之情。下片之景则是虚出,是从女主人公的幻象化出,即她盼望着所思念的人,或从近处梅林里出现,或从藕溪中归来。这想象之景寓含了她相思近痴的情结,更其感人。最后之句既是景句又是情语,香未燃烬也意味着心犹未泯的内蕴,含婉凄清之至。

纳兰容若的诗词曲代表作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复。清朝著名词人,词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时期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纳兰性德自幼修文习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进士。初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长年被迫追随康熙左右。 纳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写词。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词“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亡于寒疾,年仅三十一岁。被王国维称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