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

词牌名采桑子|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翻译/译文

深,把油灯拨亮,在红笺上写满思念,却依然感到空虚无聊。长夜漫漫,时钟滴答作响,即使在梦中与爱人相会也总有所阻隔,三更了,窗外的打在修上,一片风雨之声。将我的思念交付给秋潮,千万不要误了双到谢桥之期(这里的秋潮、双、谢桥,都不是实物,全都是典故和比喻)。

注释

①红笺:一种制做精美的小幅红纸,常作为题写诗词、请柬等用。

②玉漏:玉制的计时器,即漏壶。苏味道《王十五 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③梦里句:寒,寒冷时节所开的,一般多指菊花。晋张协《杂诗》:“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绿滋。”玉箫,人名。唐范摅《溪友议》卷三:“韦以旷觐日久,不敢偕行,乃固辞之。遂与言约,少则五载,多则七年,取玉箫。因留玉指环一枚,并一首遗之。暨五年不至,玉箫乃默祷于鹦鹉洲,又逾二年,泊八年春,玉箫叹曰:‘韦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来矣。’遂绝食而殒。姜氏悯其节操,以玉环著于中指而同殡焉。”后人以此为情人订盟之典。亦称玉箫侣约,如周密霓裳中序第一》:“人何在,玉箫旧约,忍对素娥说。”此句是说仿佛在梦中与她相见,朦朦胧胧不甚分明。

④分付秋潮:谓将这孤独寂寞的苦情都付与此时的秋声秋雨中。

⑤莫误句:双鱼,代指书信。参见《清平乐》(烟轻小)注③。谢桥,谢娘桥,借指情人所居之处。参见《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注③。

赏析/鉴赏

这首词是写给谁的,难以确知。从词意看,像是对某一恋人而发。上片说灯下修书,即使写遍了信纸也难尽意,惆怅无聊之极。而此际偏又漏声迢迢相伴,不但添加愁绪,而且令人如醉如痴,仿佛见到了她的踪影。下片折转,又回到现实中来,写室外秋雨敲竹,点点声声,更增添了凄苦的氛围。结处将其渴盼相逢的心愿径吐,虽用典,但疏淡中见密丽,自然浑成。

纳兰容若的诗词曲代表作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人。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复。清朝著名词人,词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时期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纳兰性德自幼修文习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进士。初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长年被迫追随康熙左右。 纳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写词。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词“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亡于寒疾,年仅三十一岁。被王国维称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