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行,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原是小令,始自五代韦庄。至北宋,方演变为慢词,始自宋柳永。以李璟词《望远行·碧砌光照眼明》为正体,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五十三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等变体。代表词作有柳永《望远行·绣帏睡起》等。
原是小令,始自五代韦庄。至北宋,方演变为慢词,始自宋柳永
任半塘《教坊记笺订》:“调名本义与汉鼓吹曲内之《望行人》同。唐王建张籍均有《望行人》辞,孟郊有《望远曲》。”敦煌曲辞亦有此调名。调名即咏眺望出征人或出行人渐行远的本意。此调自隋唐五代至宋初,由令词演变为慢词,俱名《望远行》。
此调小令始见五代后蜀赵崇祚《间集》所辑唐韦庄词;慢词始见北宋柳永《乐章集》。

望远行 孙惟信

  孙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开封(今属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老江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有《 花翁词 》一卷,已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