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简介

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山海关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  

1961年34日,万里长城-山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释今无·山海关的古诗词(共6首)

  • 1.《出山海关清朝·释今无烽台推落乱栖鸦,向碛孤僧去日斜。目尽东来无马首,回头西望见人家。
  • 2.《过山海关·其三清朝·释今无百簇旌旗出,惊看令尹才。烟尘空自绕,锁钥几曾开。鬼箓宣名姓,刀边问去来。更怜图貌后,尤似暴鱼腮。
  • 3.《过山海关·其四清朝·释今无重门扼断石,峻壁插寒空。额是前朝字,城犹秦代功。吹笳喧杀气,侧目见长虹。飞将孤坟在,凄凉白露中。
  • 4.《过山海关·其二清朝·释今无汉地今朝尽,高天去日长。山川送形影,冰雪到膏肓。败垒封狐窟,平沙古战场。予生甘灭裂,心迹此时伤。
  • 5.《过山海关·其一清朝·释今无及关犹曙色,十日乱边声。无计轻然诺,临危任死生。旅魂先马倦,落月与山平。到此方惆怅,悲笳处处鸣。
  • 6.《过山海关·其五清朝·释今无鼓炮三声毕,弓刀十队齐。黑云驱雁入,骏马杂人嘶。气到惊心短,头因下泪低。亦知前更甚,无奈自凄迷。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