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余左司沈别驾元夕会饮城南之作时在围中

朝代:明朝|作者:高启|
青帝行春气初播,云沍余阴苦难破。
江头碧草生未长,战马寒嘶龁残莝。
炊烟泠落雨中湿,邻屋时闻有啼饿。
我愁郁郁但欲眠,肯以案书勤自课。
却思去岁属无虞,元夕共欢人几个。
高堂细听《落梅》歌,手擘黄柑香喷座。
客酬主劝总忘晓,看尽繁灯逐星堕。
只今照市但群烽,乐事凄凉谁复作。
故人念我有二子,省内郎官府中佐。
别离两月不相逢,身佩弓刀从戍逻。
欲寻旧赏慰劳役,弄拂尊前且安坐。
老兵折简走相呼,笑我闭门无乃懦。
黄昏远就向城南,敢惜春衫冻泥涴。
军中有会异寻常,牛肉粗肥酒卮大。
胡奴帐下出琵琶,复拊银筝与相和。
烛残未听荒鸡号,弦断忽惊哀雁过。
须臾颜热起叫噱,不纪乱离仍絺轲。
更声析析绕旗门,剑匣搘头容醉卧。
归来又辱寄新诗,锦水湔肠珠落唾。
豪吟自欲继燕歌,悲调岂将同楚些。
览之几度感深情,曲高和难非懒惰。
我生无力本何用,衣食自来供马磨。
虽蒙乡曲假虚名,正似南箕不堪簸。
君才于世俱可珍,周贾东游抱奇货。
艰危壮气喜弥激,利器未施宁忍挫。
颇闻原野多杀伤,风雪呻吟苦无那。
吾侪斯乐岂易得,应愧皇天恩独荷。
明年此夕会升平,把酒相邀更相贺。

猜您喜欢

  • 1.《以沉香拄杖奉寄总老戏呈句偈宋朝·沈辽七尺潜虬出海污,久同病士御三车。旃檀彫断终非相,薝卜芬芳漫散花。绝是离非参妙用,穿云涉水伴生涯。东林大士还知否,止此无言是作家。
  • 2.《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一百三宋朝·释月涧地钓东湖二十年,眼头老却几风烟。等闲笑捲丝纶去,秋满江山月满天。
  • 3.《赠别乡友陈继善王宗儒及表兄王友谅同赴京议礼元朝·戴奎蛰雷初动连月阴,临安客舍春草深。披衣起踞木榻坐,竟日倒掩柴门吟。谁能载酒问奇字,敢拟乘兴来山阴。诸君扣门忽剥啄,何异空谷跫然音。嗟予托交旧不薄,异县相看客怀恶。...
  • 4.《秋怀·其一明朝·佘翔迢递千山道,疏林落日低。传书悲塞雁,伏枕听莎鸡。双鬓凋风雨,孤城厌鼓鼙。东闽何处是,人在楚云西。
  • 5.《游灵山寺明朝·吴仕训吏部何缘到海涯,耽奇还此问三车。忽看坞里长生木,遥忆尊前顷刻花。瘗镜山头淹日月,留衣亭子驻烟霞。千秋远地谁堪话,玉峡溪边有汉槎。
高启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人,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