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画师来游牯岭,相与登鹞鹰嘴,下瞰洲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秘泄瀛寰亦一奇,龙钟为显古须眉。
来师造化寻穷壑,散落天花写与谁?

赏析/鉴赏

原题:徐悲鸿师来游牯岭,相与登鹞鹰嘴,下瞰洲渚作莲形,叹为奇景,戏赠一

猜您喜欢

  • 1.《寄松江金文振同知元朝·叶兰北州太守近新归,湖海飘零兴已违。锦绶却藏桃竹箧,乌巾自称木棉衣。鲈生浙水思张翰,鹤唳华亭叹陆机。书札频频劳问讯,白头相见故人稀。
  • 2.《田家谣宋朝·洪刍父耕原上田,子斸山下荒。六月一禾生,官家一开仓。
  • 3.《题有美堂宋朝·贾收自刊宸画入云端,神物应须护翠峦。吴越不藏千里色,斗牛常占一天寒。四檐望尽回头懒,万象搜来下笔难。谁信静中疏拙意,略无踪迹到波澜。
  • 4.《颂古六十二首·其十宋朝·释清远挂拂遭呵耳便聋,衲僧奚若验宗风。金刚脑后抽生铁,华岳三峰倒卓空。
  • 5.《西河沿酒家题壁·其一清朝·王苹松浆初压自清浑,泥饮谁家老树根。野水不知深几许,半陂秋涨到柴门。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