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草有害于人,曾何生阻修。其毒甚蜂虿,其多弥道周。
清晨步前林,江色未散忧。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霜露一沾凝,蕙叶亦难留。荷锄先童稚,日入仍讨求。
转致水中央,岂无双钓舟。顽根易滋蔓,敢使依旧丘。
自兹藩篱旷,更觉松竹幽。芟夷不可阙,疾恶信如雠。

猜您喜欢

  • 1.《点绛唇·楼下清歌宋朝·李祁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 ...
  • 2.《题卢贤母卷元朝·五十四樵隐卢君母最贤,母仪妇节两超然。相夫德洽周南化,教子名宜太史编。华屋萱兰春蔼蔼,元堂松桂月娟娟。时清重隐颁鸾诰,百世幽光发九泉。
  • 3.《咏竹元朝·徐孜九世田园三百春,世间人物几更新。青青惟有此君在,不减容颜见主人。
  • 4.《读李忠定靖康传信录二首·其一明朝·王立道国势已纷如,忠贤久见疏。天心未悔祸,兵事竟成虚。玉府非金穴,鱼符是蜡书。空闻求内禅,犹自昧前车。
  • 5.《出关后口号明朝·江源重关一出旅魂消,白草黄云入望遥。野鸟撩人羁思恶,边风吹我鬓毛焦。危墙垒石三家市,急水奔流独木桥。此景纵教收拾尽,不应无处借诗瓢。
杜甫的诗词曲代表作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