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季野题岳上人澄心亭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高亭五月尚寒生,回首尘沙自郁蒸。
砌水乱流空石底,槛云高出蔽出层。
跻攀欲绝人间世,缔构知从物外僧。
肠胃坐来清似洗,神奇未怪佛图澄。

猜您喜欢

  • 1.《达观轩(延平学中)宋朝·陈渊林杪飞空出栱枅,登临高处乱烟迷。云鹏击水南溟近,霜剑凌空北斗低。千里江山围万井,一潭风月纳双溪。同谁此地呈胸腹,下视嚣尘万不齐。
  • 2.《左顺门问安同郭允新作明朝·王立道追趋双阙下,瞻拜五云间。为问君王寝,相随供奉班。啼鸦丹禁曙,调马玉墀闲。佳气葱葱合,深宫护圣颜。
  • 3.《送周吉州宋朝·曹辅庐陵太守告我行,先把庐陵为君说。龙须山对殷侯池,池面山容两清绝。
  • 4.《寒食日雨中宋朝·释契嵩漠漠行云晴复阴,野花垂湿晚沉沉。游人莫怨天多雨,况在东皋春已深。
  • 5.《和陶诗·赠羊长史明朝·李贤皞皞不复见,斯民但欢虞。君今向关陕,为我访遗书。两汉存旧迹,想见东西都。望望入秦川,商颜正当踰。绮皓有遗庙,佳气还扶舆。斯人虽已没,名与天壤俱。椒浆可致奠,不必...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