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赏析/鉴赏

这首《病起题舍壁》诗与两首《渔父》词就主题而言,应该是一致的。即示人回避宫廷斗争的刻意韬晦之作。两首《渔父》词,是题在《供奉卫贤春江钓叟图》上的,而这首七律诗,却是题在山舍墙壁上的。李煜的意图很明白,就是想让人人看到这些诗作,更想让人知道他不关心朝政,或者确切地说这是专给那些猜忌他的人看的。不然,为何总要题在显眼处呢?这正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他刻意写这些诗词,实际是不打自招,弄巧成拙地暴露了他的问鼎意图,依长兄太子弘冀机警沉诈之质,肯定是会看穿他的内心的。所幸弘冀于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九月病死。弘冀之死,其因不明,亦是迷案,谁又知非他人先下手为强呢?李煜的五位兄长皆死的不甚合理。但李璟元宗死后,李煜这条“鲤自然而然地就化成了“龙”了。其实李煜当初并不叫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在元宗李璟晏驾后,嗣位于金陵时“更今名。”嗣位后改名李煜,其实质意义,又就是“鲤鱼化龙。”这里无意研讨弘冀太子的死因,但李煜的嗣位是大有文章的。他既无意“有意千重”,又无心“宗远问无生”,他的“垂纶”和“杖藜”只是他实施他“鲤化龙”计划的一个步骤而已。窃以为数兄死因不明,必与李煜有关。何以故,所谓天机泄于病处。自更名为“煜”,故“煜”实隐藏了他的一切不可告人之处。后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与煜,虽残痛之状绝极人寰,亦疑煜弑诸兄之恶报也。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周振甫谓:“李煜有《病起题山舍壁》,当是在过隐居生活时写的。”“这首诗反映了他的山居生活,炉开小火,沟引新流,杖藜巾褐,确有隐士度。”

李煜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天祚三年七初七,李煜出生在金陵。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通音律,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相关诗句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