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纲·荡子的诗句(共1句)

荡子简介

荡子,汉语词语,拼音是dàng zi,意思是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浪荡子。

1.指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 

2.浪荡子。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或败坏家业的人。 

3.荡子,在湖北武汉话中也代表陆地上的坑的意思,经常有用法,掉到荡子里面克,常用于比喻被坑了或者受骗的意思!

 

萧纲的诗词曲代表作

萧纲(503―551),即梁太宗、梁简文帝,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母贵嫔丁令光,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
由于长兄萧统早死,萧纲在中大通三年(531)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爆发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为侯景所害,葬于庄陵。萧纲因其创作格,形成“宫体”的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