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覯·枯槁的诗句(共1句)

枯槁简介

枯槁——我国汉语言文学中较为常用到的一个词语,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表示植物或者人枯萎憔悴的意思。枯槁,读音:kū gǎo,英文:Withered,解释:“枯”指“古木”,即“百年老树”。“槁”指“树木上头缺枝少叶”,即“树冠光秃”。草木枯萎。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