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武仲·腊梅的诗句(共1句)

腊梅简介

蜡梅(学名: 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是蜡梅科、蜡梅属植物。落叶灌木,高达4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圆柱形;鳞芽通常着生于第二年生的枝条叶腋内,芽鳞片近圆形。叶纸质至近革质,卵圆形、椭圆形、宽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有时长圆状披针形。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雄蕊长4毫米,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向内弯,无毛;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果托近木质化,坛状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5厘米,直径1-2.5厘米,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花期11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 

野生于中国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四川、贵州、南等省;广西、广东等省区均有栽培。日本、朝鲜和欧洲、美洲均有引种栽培。生于山地林中。  蜡梅性喜光,耐干旱,忌水湿,喜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黏土及盐碱地上生长不良,有一定的耐寒性。 

花芳香美丽,是园林绿化植物。根、叶可药用,理气止痛、散寒解毒,治跌打、腰痛、湿麻木、寒感冒,刀伤出血;花解暑生津,治心烦口渴、气郁胸闷;花蕾油治烫伤。花可提取蜡梅浸膏0.5-0.6%;化学成分有苄醇、乙酸苄醋、芳樟醇、金合欢花醇、油醇、吲哚等。种子含蜡梅碱(calycanthine)。  (概述图参考来源:  )

孔武仲(1042~1097),字常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孔子四十七代孙,孔文仲大弟。自幼聪慧好学。嘉祐八年(1063)登进士甲科第六。初授谷城县主薄。历任江州(今江西九江)、信州(今江西上饶)军事推官、湘潭县知县。后任国子监司业、集贤院校理时,奏请朝廷改革科举制度,恢复以赋取士,选贤举能。元祐六年(1091)七月,以宝文阁待制出任宣州(今安徽宣城)、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绍圣三年(1096),因朝廷党派斗争激化被免职,定居池州(今安徽贵池县)。从此,专事文学研究,与欧阳修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过从甚密,诗词唱酬,信书不绝。一生著说百余卷,主要有《书说》13卷、《诗说》20卷、《论语说》10卷、《金华讲义》13卷、《孔氏奏议》3卷、《芍药园序》及《孔氏杂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