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上阳宫的诗句(共1句)

上阳宫简介

上阳宫,唐朝皇宫,位于唐神都洛阳西北侧的洛水高岸,始建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南临洛水,北连禁苑,制度壮丽。地处正宫紫微城以西,故称西宫、别宫。 其出现是隋唐洛阳城进入“两宫制”的标志。 但其与隋唐城紧密相连,故不能称为离宫。

上阳宫是一处大型建筑群,除地形地势占据优势外,这里的宫殿建筑还以繁华著称。宫殿建筑达数十处之多,宫之正殿名观殿,武则天还政以后即居此殿。仙居殿,武后崩于此殿。

除宫殿建筑外,门阙、台阁、亭观极尽豪奢,韦机建成后,曾因太过华丽,受到弹劾免职。

唐代吟诵上阳宫的诗词不胜枚举,白居易作《白发上阳人》,元稹亦写有《上阳白发人》。王建《上阳宫》:"上阳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阁红楼宫女笑,玉箫金管路人愁。幔城入涧橙发,玉辇登山桂叶稠。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唐王建《行宫词》:“ 上阳宫到蓬莱殿 ,行宫巖巖遥相见。”从这些描述不难看出上阳宫的美,武则天留恋此宫,终老于此。

高启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