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关·台湾的诗句(共1句)

台湾简介

台湾省,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台北,位于中国东南沿的大陆架上  ,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  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与兰屿、绿岛、钓岛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组成。  纵跨温带与热带。人口约2341万,超过70%集中在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台北都会区最大。

中国台湾地区,是指台湾当局控制下的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以及福建省的金门、祖、乌丘等岛屿,陆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包括: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6个台湾当局“直辖市”,基隆、新竹、嘉义3个市,新、苗栗、彰化、南投、林、嘉义、屏东、台东、莲、宜兰、澎湖、金门、连江(祖)13个县。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时期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    明末清初以来大量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居民移垦台湾,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主要少数民族高族与华南壮侗语人群同源  ;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  

杜关(1864~1929),原名德舆,字若洲,后更名杜关。晚年自署柴扉野老。四川宜宾长宁县上西乡(今属四川长宁双河镇)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卖田产8亩作路费去应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居上海,对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12首,并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时广传京、津、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后授户部主事,因时局动荡,未能就职。同年与黄铭训结婚。杜关自号“柴扉野老”,闭门不问政事,惟与朋友琴书相娱。诗皆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文存》和《柴扉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