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童子的诗句(共1句)

童子简介

1.儿童;未成年的男子。《仪礼·丧服》:“童子唯当室缌。” 郑玄 注:“童子,未冠之称。”《史记·商君列传》:“ 五羖大夫 死, 秦国 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唐 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每出游,必载饭与羹于后车,遇童子,必哺而啜之,问其姓名。遇耕时,躬身秉耒。夫人自织,与民间同其劳苦。”清 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袁可立子袁枢)墓志铭》:“是叟为童子时亲见,故感叹其德,娓娓为众言之。”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他们劫财神,劫童子,劫观音,乃至明火抢劫。”

2.古代指未成年的仆役。《仪礼·既夕礼》:“朔,童子执帚却之,左手奉之。” 郑玄 注:“童子,隶子弟若内竖寺之属。”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青衣上少室 ,童子向蓬莱 。”唐 韩愈秋怀》之八:“童子自外至,吹灯当我前。”

3.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始于 唐 代。《旧唐书·宣宗纪》:“据礼部贡院见置科目,《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道举、明算、童子第九科。”宋 王安石 《详定试卷》诗:“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 扬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潘文恭公 试童子,日端坐试席,度凝重。”参见“ 童子科 ”、“ 童子试 ”。

4.瞳人;眼珠。童,通“ 瞳 ”。《汉书·项籍传赞》:“ 舜盖重童子, 项羽又重童子。” 颜师古 注:“童子,目之眸子。”《晋书·文苑传·赵至》:“童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矣。”

黄庭坚的诗词曲代表作

黄庭坚(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鲁直,自号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