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佺简介

曹学佺(1573—1646)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初任闲职

  曹学佺于万历二年(1574)出生在福州侯官县洪塘乡的一个小商贩家庭。父曹极渠,卖饼为生,母亲早逝,家庭贫寒。

  曹学佺自幼好学,曾在长乐上学,十八岁入府学,万历十九年(1591)中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会试落第后,回乡与龚用卿之女结婚。当时龚用卿已辞官在家,借助龚用卿的关系,曹学佺得以结识乡绅名流。万历二十二年(1594)冬,再赴北京备考次年的春闱考试,并有机会和诸多名士交流。

  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乙未科会试中,曹学佺以二甲五十名考取进士。会试时,策问“车战”,答曰:“臣南
  曹学佺毕生好学,对文学、诗词、地理、天文、禅理、音律、诸子百家等都有研究,尤其工于词,写景抒情诗是他的特长。他的私人藏书量达到上万卷,储于“汗斋”有《汗竹斋藏书目》。徐火勃记道:“予友邓原若、谢肇淛、曹学佺皆有书嗜,曹氏藏书则丹铅满卷,枕籍沈酣。”在文学方面,他与徐火勃、谢肇浙等人在诗文上颇有建树,并带动了自明朝中期以来沉寂的闽中文坛,被认为是明末福建文苑的复兴者。他与李贽焦竑等学者都有交往,这两人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同时他也接受了许多佛教思想。他将佛教的出世解脱和儒家的入世精神统一起来,因而其思想开阔,虽然在官场多年,但功名之心并不太深,内心追求幽静。曹学佺因先后两次罢职,家居

曹学佺的诗词

  • 1.《板桥明朝·曹学佺两岸人家傍柳条,玄晖遗迹自萧萧。曾为一夜青山客,未得无情过板桥。
  • 2.《寄谢在杭明朝·曹学佺今年顿丰熟,古迹恣搜寻。玄室有寄字,琴台无俗音。读书知夜静,采菊见秋深。粉署多清暇,应知同此心。
  • 3.《谢公墩明朝·曹学佺谢公墩上日闲行,四野霜天一倍明。亭馆已空云物丽,寺门相近夕钟清。寒山又傍斜阳路,江水终销十月声。载妓如花不同赏,风流应感古今情。
  • 4.《建州道中寄家明朝·曹学佺为客无停况,朝昏惜解携。山容看两郡,水色别三溪。远雁冲云外,残蝉泣雨西。征途犹未半,归信岂堪题。
查看曹学佺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