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一龙(1567—1640)明代人。字震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洞庭(今属江苏苏州)人。葛读书好古,嗜吟咏,喜交游,肄业南雍时,与四方名士结“秦淮诗社”。其社资不足,必倾囊投赠,虽至借贷,亦所不顾。时人呼之“葛髯”。因屡试不售,乃援例谒选。时吴桥(东山白沙人)及范景文典其事。知为吴下诗人葛震甫,便选授南布政司理问。其间尝摄弥勒州事,廉洁惠民,百姓歌颂。未几,罢官归,索债者填门。无以为偿,惟书滇游诸诗以应付而已。终日与书籍、诗书为友。其作诗务自辟清新,不欲一字拾人牙慧。
葛一龙著作甚丰,有20种。著有《修竹篇》、《弄闲草》、《艳编》、《山百韵》、《溪中草》、《幽堂集》、《新绿斋诗》等书。

葛一龙的诗词全集、诗集(68首全)

  • 21.《晓行明朝·葛一龙日出已杲杲,西月还相照。农妇饷晨耕,牛衣覆霜草。
  • 22.《花朝胥江舟次与实父弟别明朝·葛一龙今日花生日,如何不见花。时禽关别意,歌出柳风斜。晓郭暾相负,春江绿是涯。同来一宿处,临别指为家。
  • 23.《桃花源明朝·葛一龙一涧入苍烟,千花绕涧边。花开与花落,流水送流年。
  • 24.《舟中九日明朝·葛一龙九日渡头人,迎风倚孤棹。江空落日远,入夜生余照。无菊亦无侣,开尊自相劳。红叶点鸥波,青烟出渔灶。
  • 25.《陈志玄挽词明朝·葛一龙相失知何地,风吹满面尘。自骑冀北马,不见淮南春。脱家百口累,从死一官贫。积雪高新冢,啼乌感夕邻。鸿泥留迹处,鸡絮涉江人。泉壤无朝日,厌厌得醉民。
  • 26.《丹阳作明朝·葛一龙江流河流决如矢,曲防新筑岩岩起。云连粉蝶两重城,风袅绿杨三十里。小时行远不知劳,每向长安过此桥。衰鬓还骑款段马,春泥滑滑雨飘飘。
  • 27.《然诺行明朝·葛一龙古人之交交以心,一语不出然诺深。今人之交交以面,然诺虽深中易变。古人不可作,今人难重陈。与君相见但饮酒,酒尽俱为行路人。
  • 28.《新丰晓行明朝·葛一龙土屋暖堪睡,主人灯在门。爰循疲马路,渐入远鸡村。山瘠乘霜气,沟深冻月痕。隔疆兵燹地,一邑几家存。
  • 29.《送实父弟归便往嘉定因寄徐女廉龚仲和明朝·葛一龙风冷夜窗鸣,离愁相对生。海潮黄歇浦,江岸石头城。穷遇悲孤调,残秋送独行。旧欢倾倒日,不减弟兄情。
  • 30.《送徐巢友还山明朝·葛一龙吾庐在空山,户牖白云满。有树常谡谡,余花亦纂纂。城市不可居,昼夜一何短。卖药挂驴背,行歌去人远。日落深涧中,洗足春泥暖。
  • 31.《鸠峰送万二之泖上兼寄朗倩明生舜五明朝·葛一龙特地一抔起,宛然湖中央。与君别于此,对酒情如伤。寒水照荒路,夕风来寺香。平生二三友,相忆在鲈乡。
  • 32.《清明明朝·葛一龙今日还留昨日寒,一年春又客中拚。太湖石畔柴门影,鱼咂飞花上钓滩。
  • 33.《野桥怀郭圣仆明朝·葛一龙白板斜飞曲岸通,朱栏照见绿波中。故人别处犹堪忆,杨柳西边莲叶东。
  • 34.《雨渡钱塘同公武明朝·葛一龙山气郁生雷,斜风舵后催。岸青秋雨足,天白夜潮回。飘泊同吾友,艰辛一酒杯。钱塘君若问,橘社里中来。
  • 35.《送恬公东渡明朝·葛一龙出山何草草,曾对几黄昏。落日照行脚,白云空寺门。拄瓢半死树,乞食三家村。只在太湖上,水田吹浪痕。
  • 36.《澹如过别湖上明朝·葛一龙早来湖上棹,莫是散秋暑。呼酒斫霜鲙,乐此菰蒲渚。忽言将远离,风吹白鸥起。今日与明朝,相去五百里。
  • 37.《可惜明朝·葛一龙出门即是客,况已渡湖遥。可惜藤萝月,看人卧寂寥。水西龙渚石,崦上虎山桥。梦去浑无著,秋声集夜条。
  • 38.《炼药洲与郑君熙醉题石上明朝·葛一龙仙翁炼药处,荒草没为洲。一点水心绿,客眠如白鸥。今年太湖浅,添却几弓阔。只恐麻姑来,愁与人烟接。
  • 39.《松墩明朝·葛一龙甃石乱无次,高高积寒翠。一鹤懒应门,每来松下睡。
  • 40.《西湖明朝·葛一龙黛写残山带郭遥,镜浮新水不通潮。堤边绁马客投寺,花里唱歌船过桥。红粉年年化香土,春风处处长兰苕。湖心亭子湖心月,醉与何人度此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