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兵部侍郎、郑滑节度使、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中书侍郎、镇节度使、淮南节度使等职。他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为相,但因党争倾轧,多次被排挤出京。
武宗继位后,李德裕拜相。他执政五年,外攘回纥、内平泽潞、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功绩显赫,被拜为太尉,封卫国公。武宗与李德裕的君臣相知也成为晚唐绝唱。宣宗继位后,李德裕因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十二(850年1月)在崖州病逝。懿宗年间,追复官爵,加赠左仆射。
李德裕死后,历朝历代对他都评价甚高。李商隐在为《会昌一品集》作序时将其誉为“万古良相”,近代梁启超甚至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李德裕的诗词全集、诗集(135首全)

  • 41.《重台芙蓉唐朝·李德裕 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玉女袭朱裳,重重映皓质。 晨霞耀丹景,片片明秋日。兰泽多众芳,妍姿不相匹。
  • 42.《春日独坐思归唐朝·李德裕 壮龄心已尽,孤赏意犹存。岂望图麟阁,惟思卧鹿门。 无谋堪适野,何力可拘原。只有容身去,幽山自灌园。
  • 43.《题柳郎中故居唐朝·李德裕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静中闻。 鸟啼花发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
  • 44.《平泉源唐朝·李德裕 山谷才浮芥,中园已滥觞。逶迤过竹坞,浩淼走兰塘。 夜静闻鱼跃,风微见雁翔。从兹东向海,可泛济川航。
  • 45.《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旧馆唐朝·李德裕 后学方成市,吾师又上宾。洞天应不夜,源树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无因握石髓,及与养生人。
  • 46.《花药栏唐朝·李德裕 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 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 47.《怀京国唐朝·李德裕 海上东风犯雪来,腊前先折镜湖梅。 遥思禁苑青春夜,坐待宫人画诏回。
  • 48.《忆晚眺唐朝·李德裕 伊川新雨霁,原上见春山。缑岭晴虹断,龙门宿鸟还。 牛羊平野外,桑柘夕烟间。不及乡园叟,悠悠尽日闲。
  • 49.《望伊川唐朝·李德裕 远村寒食后,细雨度川来。芳草连谿合,梨花映墅开。 槿篱悬落照,松径长新苔。向夕亭皋望,游禽几处回。
  • 50.《重过列子庙追感顷年自淮服与居守王仆射…四韵奉寄唐朝·李德裕 白首过遗庙,朱轮入故城。已惭联左揆,犹喜抗前旌。 曳履忘年旧,弹冠久要情。重看题壁处,岂羡弃繻生。
  • 51.《秋日美晴,郡楼闲眺,寄荆南张书记唐朝·李德裕 高槛凉风起,清川旭景开。秋声向野去,爽气自山来。 霄外鸿初返,檐间燕已归。不因烟雨夕,何处梦阳台。
  • 52.《述梦诗四十韵唐朝·李德裕 赋命诚非薄,良时幸已遭。君当尧舜日,官接凤凰曹。 目睇烟霄阔,心惊羽翼高。椅梧连鹤禁,壀堄接龙韬。 我后怜词客,吾僚并隽髦。著书同陆贾,待诏比王褒。 重...
  • 53.《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唐朝·李德裕 我有爱山心,如饥复如渴。出谷一年馀,常疑十年别。 春思岩花烂,夏忆寒泉冽。秋忆泛兰卮,冬思玩松雪。 晨思小山桂,暝忆深潭月。醉忆剖红梨,饭思食紫蕨。 坐...
  • 54.《离平泉马上作(一作离东都平泉)唐朝·李德裕 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文帝宠深陪雉尾, 武皇恩厚宴龙津。黑山永破和亲虏,乌领全阬跋扈臣。 自是功高临尽处,祸来名灭不由人。
  • 55.《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唐朝·李德裕 非高柳下逸,自爱竹林闲。才异居东里,愚因在北山。 径荒寒未扫,门设昼长关。不及鸱夷子,悠悠烟水间。
  • 56.《怀伊川郊居唐朝·李德裕 衰疾常怀土,郊园欲掩扉。虽知明目地,不及有身归。 巩树秋阴遍,伊原霁色微。此生看白首,良愿已应违。
  • 57.《唐朝·李德裕 闻有三株树,惟应秘阆风。珊瑚不生叶,朱草又无丛。 未若凌云柏,常能终岁红。晨霞与落日,相照在岩中。
  • 58.《清明后忆山中唐朝·李德裕遥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月照一山明,风吹百花气。飞泉与万籁,仿佛疑箫吹。不待曙华分,已应喧鸟至。
  • 59.《巫山石唐朝·李德裕 十二峰前月,三声猿夜愁。此中多怪石,日夕漱寒流。 必是归星渚,先求历斗牛。还疑烟雨霁,仿佛是嵩丘。
  • 60.《寄龙门僧唐朝·李德裕 龙门有开士,爱我春潭碧。清景出东山,闲来玩松石。 应怜林壑主,远作沧溟客。为我谢此僧,终当理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