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简介

虞世南的诗词曲代表作

永兴文懿公虞世南(558年-638年7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卫镇鸣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太宗敬重。贞观十二年(638年)卒,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30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虞世南整理藏书

  太宗引为秦府参军,授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对掌文翰。后转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除秘书少监,贞观七年(633)转秘书监,主管国家图书馆藏书。在任职于秘书监时,充分利用国家藏书,编辑有类书名《北堂书抄》160卷。北堂是秘书省的后堂,故名。全书分19部,下分852类,每类摘引唐以前古籍中一些有关的词句,但不尽注明出处。为唐代有名的四大类书之一。个人收藏书作品甚多,亦有图籍存于家。收藏品钤有“世南”等印章。书法与欧阳询齐名并称“欧虞”,俱为后世宗法。传世碑帖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

虞世南的诗词

  • 1.《唐朝·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2.《拟饮马长城窟唐朝·虞世南 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 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 拓地勋未赏,亡城律岂宽。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 云...
  • 3.《奉和咏风应魏王教唐朝·虞世南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 4.《凌晨早朝唐朝·虞世南 万瓦宵光曙,重檐夕雾收。玉花停夜烛,金壶送晓筹。 日晖青琐殿,霞生结绮楼。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
查看虞世南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