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焯简介

郑文焯的诗词曲代表作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词学
  郑文焯的文学作品以词为特长,在晚清词坛独树一帜。以白石、叔夏为法,倡导清空澹雅的美学趣味。即词意宜清空;语必妥溜,取字雅洁;使事用典融化无迹;骨气清空。俞樾曾对其词给予颇高评价。时湘中王闿运以词称雄,及见文焯作,遂敛手谢不及。程颂万、易顺鼎等咸俯首请益,陈启泰说他的词“直逼清真(指宋代周邦彦),时流无与抗争”。词集有《瘦碧》、《冷红》、《比余音》、《苕雅余集》等。其后删存诸词集为《樵乐府》九卷。仁和(杭州)吴昌绶并收集其生平著述,如《说文引经考故书》、《扬雄说故》、《高丽好太王碑》、《释文纂考》、《医故》、《词源斠律》、《冷红词》、《樵

  郑文焯,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尝自称山东人。如词集《瘦碧词》自署“高密郑文焯”,词集《比竹余音》自署“北郑文焯”。远祖郑康成,九世祖郑国安于清初有战功,属汉军正黄旗,父郑瑛棨(字兰坡),同治初任陕西巡抚。

  文焯生于清文宗咸丰六年(1856年),十三岁能画指画,吴昌硕曾在他的指画《寒山子》上题赞:“一指蘸墨心玄玄,且园而后大鹤仙。我画偶然拾得耳,对此一尺飘馋涎。鹤与梅花一屋住,有时与鹤梅边遇。梅边遇,兴益赊。毫毛茂,翻龙。”文焯青少年时期曾随其父宦游山西和陕西一带,享受过富贵公子生活。大约在其20岁前后经历了由富贵到贫穷的急剧转变。其《己卯重九》:“十载繁华

郑文焯的诗词

  • 1.《杨柳枝·其十三清朝·郑文焯拂遍京尘窣地惊,风条雨叶不胜情。西园已自无多树,一夜伤秋转费声。
  • 2.《虞美人·题红桥归骑画扇清朝·郑文焯澹烟洗得春山瘦。眉妩从谁斗。横桥西畔小桃枝。一自插花人去怨开迟。马蹄芳草经游地。重到销魂易。红楼长占柳阴阴。只是柳条不繫少年心。
  • 3.《绛都春·赋壶园雁来红清朝·郑文焯 鹃魂一片。怪小墅绿阴,都被愁染。鸿阵悄来,凄紧西风黄昏院。茜裙残缕吹香远。却醉入、秋娘心眼。梦回沟水,红情自老,误他题怨。
  • 4.《念奴娇·己酉除夕清朝·郑文焯夜阑酒醒,纵天涯,有梦无家归得。三十年来,怊怅地,最是归魂今夕。旧沥梅灰,新笼竹火,节物供愁色。寒窗灯在,隔年红泪犹滴。谁分有限生涯,伤心馀事,作江南词客。只道...
查看郑文焯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