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辞》记载:“沁园春,词牌名。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平韵。”有关《沁园春》词牌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是窦宪夺沁园后,召集朝中文臣武将来沁园宴饮,附炎趋势文人写了歌颂沁园的词章令歌姬演唱。后人将这种歌颂沁园的词章制成词牌,名为《沁园春》。二是沁水公主和驸邓乾闲暇时吟诵诗词唱和,宫中文人将其吟诵的词章制成词牌,名曰《沁园春》。

沁园春是常见词牌名。创始于晚唐。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万氏词律》:“《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沁园春以苏轼词为正格,双调114字。亦名《寿星明》。据万树《词律》卷十九所录,还有另一体,即115字者。另有《花发沁园春》与此调无涉。

沁园春 王季思

  • 1.《沁园春·赋得梅花接老爷近现代·王季思几日轻阴,一番新霁,春寒减些。渐钱塘门外,暗香浮动,金牛湖上,疏影横斜。难得休官,转添逸兴,来访孤山处士家。临安府,得随车陪话,羡煞梅花。梅花忽地开言,道小的梅...
王季思(1906-1996) 原名王起,以字行,室名玉轮轩。浙江永嘉人。著名戏曲学家。1925年考入东南大学文学系,受业于吴梅,从事戏曲研究。1941年后相继任浙江大学、之江文理学院、中大学教授、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62年应教育部之聘,与游国恩等三教授共同主编《中国文学史》,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中国戏曲选》、《元明清散曲选》等。有《桃花扇校注》、《玉轮轩曲论》、《玉轮轩古典文学论集》、《王季思诗词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