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辞》记载:“沁园春,词牌名。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平韵。”有关《沁园春》词牌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是窦宪夺沁园后,召集朝中文臣武将来沁园宴饮,附炎趋势文人写了歌颂沁园的词章令歌姬演唱。后人将这种歌颂沁园的词章制成词牌,名为《沁园春》。二是沁水公主和驸邓乾闲暇时吟诵诗词唱和,宫中文人将其吟诵的词章制成词牌,名曰《沁园春》。

沁园春是常见词牌名。创始于晚唐。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万氏词律》:“《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沁园春以苏轼词为正格,双调114字。亦名《寿星明》。据万树《词律》卷十九所录,还有另一体,即115字者。另有《花发沁园春》与此调无涉。

沁园春 姚华

姚华(1876—1930) 字重光,号茫父,久居北京莲寺,因别署莲龛主。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三十年(1904)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善于诗词曲、书、碑版古器及考据音韵等。与陈师曾最善。留学日本,毕业归国后,被任邮传部政司主事,民国后,被选为参议院议员,后任北京女子学校校长。梁启超鲁迅郭沫若、郑振铎、陈师曾、陈叔通、郑天挺、叙伦、梅兰芳等皆赞之。民国初生活贫困父母子女皆亡,身体瘫痪,贫病交加,死葬北京西直门外灶君庙姚。有《弗堂类稿》31卷,其中诗11卷,词3卷,曲1序、序跋5卷,碑志、书牍、传、祭文、赞、铭各1卷。《姚茫父书画集》、《弗堂诗》、《菉猗室曲话》、《小学问答》、《书运》、《说文三例表》、《金石系》、《黔语》、《古盲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