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韵到底。前后阕首两句要求对仗。

关于“鹊桥仙”这一词牌名的由来,一说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以上说法都表明了这一词牌与“鹊桥相会”的神话有关。古时关于“鹊桥”的神话,以东汉应劭《俗通》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为最早。至唐时,民间传说更为普遍,人多有吟咏。该调当于此际产生。

鹊桥仙 刘克庄

  • 1.《鹊桥仙·去年无麦宋朝·刘克庄去年无麦,今年多稼,尽是君侯心地。 向来寺寺总拘桩,今有不拘桩底寺。 省仓展日,米场镌价。万落千村蒙惠。 更将补纳放宽些,便是个、西京循吏。 ...
  • 2.《鹊桥仙·蒲鞭渐弛宋朝·刘克庄蒲鞭渐弛,缿筒渐少,安用知他帘外。从今也莫察渊鱼,做到不忍欺田地。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大家赞祝太夫人,长伴取、鲁侯燕喜。
  • 3.《鹊桥仙·有时块坐宋朝·刘克庄有时块坐,有时扶起,门外草深三尺。 山禽肯唤我为哥,句句道、哥行不得。 此儿害跛,群儿拍手,次第加公九锡。 不消长坐短辕车,但乞取、一枝鹤膝。 ...
  • 4.《鹊桥仙·出通明殿宋朝·刘克庄出通明殿,入耆英社,谁似侍郎洪福。掌中元自有三珠,更检校、诸孙夜读。管他莱相,管他鹤相,留我本来面目。希夷一枕未曾醒,笑人世,几回翻局。
  • 5.《鹊桥仙·阁中芸冷宋朝·刘克庄阁中芸冷,观中桃谢,谁问贞元朝士。吾宗一句好书绅,但记取、毋污青史。不交平勃,不游田窦,也不朋他牛李。平章此去似何人,似洛社、戴花舞底。
  • 6.《鹊桥仙·一封奏御宋朝·刘克庄一封奏御,九重知已,不假吹嘘送上。 从今稳稳到蓬莱,三万里、没些风浪。 臣年虽老,臣卿尚少,一片丹心葵向。 何须远比马宾王,且做取、本朝种放。 ...
  • 7.《鹊桥仙·女孙笄珥宋朝·刘克庄女孙笄珥,男孙袍笏,少长今朝咸集。且留晚节伴寒香,莫要似、春华性急。大招吟了,巫咸下了,未爱修门重入。我侬不做佛漳闽,免大雪、庭中呆立。
  • 8.《鹊桥仙·御屏录了宋朝·刘克庄御屏录了,冰衔换了,酷似香山居士。草堂丹灶莫留他,且领取、忠州刺史。移来芳树,摘来珍果,压尽来禽青李。三千年一荐金盘,又不是、玄都栽底。
  • 9.《鹊桥仙·俱登瀛馆宋朝·刘克庄俱登瀛馆,俱还洛社,各自健如黄犊。不消外监与留台,也不要、嵩山崇福。我如原父,君如贡父,且把汉书重读。韩公当局等闲过,又看到、温公当局。
  • 10.《鹊桥仙·香芸辟蠹宋朝·刘克庄香芸辟蠹,青藜烛阁,天上宝书万轴。前回读得未精详,更罚走、一遭重读。松风如故,丹炉如故,坐阅人间陵谷。回头调戏窃桃儿,且宁耐、等他桃熟。
刘克庄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克庄(1187年9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