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韵到底。前后阕首两句要求对仗。

关于“鹊桥仙”这一词牌名的由来,一说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以上说法都表明了这一词牌与“鹊桥相会”的神话有关。古时关于“鹊桥”的神话,以东汉应劭《俗通》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为最早。至唐时,民间传说更为普遍,人多有吟咏。该调当于此际产生。

鹊桥仙 朱庸斋

  • 1.《鹊桥仙·水仙近现代·朱庸斋明珰销梦,瑶筝传恨,望断湘云洛水。国香终古倩谁招,任飘尽、铜仙铅泪。画翘簪玉,织罗舞雪,旧曲酒边犹记。待修花谱补宣和,叹绝世、孤芳能几。
  • 2.《鹊桥仙·听欧淑芳琴奏有感近现代·朱庸斋停云驻梦,催花触泪,弦底暗飘香麝。蔚蓝多瑙寂无声,荡冷月、柔波轻泻。芳春何在,清歌重按,老去未堪陶写。明眸秀色异当时,剩几许、蜡灯情话。
朱庸斋(1920-1983) 原名奂,字奂之。广东新会人。曾从陈洵学词。任教于广州大学文化大学,晚年任广东省文史馆馆员。有《分春馆词》、《分春馆词话》。